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资讯
  • 居转户政策

「在职研究生」落户上海攻略,通过三种方式落户上海

日期:2023-05-04浏览量:810

自去年“双一流”应届生硕士、六所本科学校可以直接落户上海,让不少已经工作的人群也想要通过继续读书,让自己能更快落户上海。

这也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工作和学习,如何兼得?
研究生如何落户上海?读一个在职MBA可以走应届生落户上海吗?
今天陆老师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边工作边读书」的在职研究生到底能不能落户上海?尤其是想要在毕业后走应届生的同学们,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我们一起往下看。
什么是在职MBA?
在职MB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商管理硕士,按照学习形式可以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而在职研究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无论是全职还是在职MBA学生都是参加的全国研究生统考,属于统招学历。
当前我国管理类专业硕士除了MBA外,还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工程管理硕士 MEM,旅游管理硕士MTA,图书情报硕士MLIS,审计硕士MAud。
在职研究生改革之前,在职读研的形式中只有一月联考是学历教育,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考生被录取后可以将户口和档案转移到学校,毕业后获得派遣证可以落户上海,但是从2017年考研开始,取消一月联考,并入每年12月份的统考,现在的主要招生方式是同等学力申硕和统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该如何落户上海?
如果你是想走应届生落户的话,陆老师建议你慎重选择在职研究生,因为大部分的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很难满足应届生落户条件。
先让我们来看看应届生落户条件要求:
1、“世界双一流学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建设学科应届生硕士毕业生,满足条件可以直接落户上海!
2、如果你的毕业学校不符合直接落户条件,那么凭借应届生身份,满足72打分政策同样也可以落户上海。
为什么会说在职研究生很难满足应届生落户条件呢?
应届生落户条件除了需要满足学校资质要求或者72分打分这些基本条件外,同时还需要满足在读期间不能有社保和工资薪金缴纳记录、不属于定向生和委托培养生源等条件。
但问题在于现在大部分的在职研究生基本都是定向生,而且在职期间也很难保持没有社保和工作薪金缴纳等记录,所以说在职MBA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应届生落户条件。
问:那在职研究生就不可以落户上海了吗?
答:当然可以。
虽然不能走应届生落户,但凭借我们的硕士学历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居转户或者夫妻两地分居等方式落户上海。
人才引进落户
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条件要求:
1.高层次人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高层次人才引进对企业没有要求,普通企业可以走人才引进
2、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重点机构所需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
*重点机构是指本市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基础研究领域经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区域推荐的用人单位,并实行名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如果不清楚自己的企业是否是重点企业的,可以直接来问陆老师!
注意:在职研究生的主要的招生方式中除了统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有同等学力申硕,不过同等学力是单证的,毕业之后只有学位证,MBA是管理类联考的一种,毕业之后是有双证的,所以MBA学生毕业后如果持有双证,可以采用人才引进方式落户上海,同等学力申硕则不能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落户上海,只能走居转户落户。
居转户落户
上海居转户落户条件要求: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 7 年;
2、持证期间按照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 7 年;
3、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
4、在本市被评聘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对应;
5、符合国家及本市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无刑事犯罪记录等其他不宜转办常住户口的情形
注意:
虽然居转户对落户的企业和学历没有什么太大要求,但是对社保基数却有着很严苛的要求,在累计七年时间里,社保缴纳至少需要达到前四年1倍后三年1.3倍。
当然如果没有中级职称怎么办,在缴纳后4年的社保基数中累计36个月2倍或7年社保缴纳均为2倍可以用来替换中级职称。
如果七年时间太长,那居转户中还有很多激励或者特殊支持政策满足条件可以适当地缩短年限,比如张江、临港新片区等地区,如果满足条件居住证年限可以缩短为5或3年。
两地分居落户
上海夫妻两地分居落户条件要求:
如果配偶是上海人,拥有硕士学历,并且外地的配偶属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而且在沪有接收单位,可以申请将其在外地的配偶调入本市工作。
需要满足条件:
1、被聘任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三年的人员、工作满三年的硕士学位获得者;
2、被聘任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获得硕士学位,夫妻两地分居满三年的人员。
注意: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由在上海的一方提出申请,既可由工作单位申报,也可以个人申报。
1、由工作单位申报的,市直属单位向市人事局申报;委托市人才服务中心人事代理的单位通过市人才服务 中心向市人事局申报;其他单位向注册地所在区(县)人事局申报。
2、由个人申报的,通过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向区(县)人事局申报